2022年05月13日 星期五       返回报网首页 |   版面概览    
当前版: 06版 上一版   下一版 上一期   下一期 往期
上一篇    下一篇
放大 缩小 默认   
解读晚明瓷画里的“芭蕉盆玩”图
图1 晚明“盆玩芭蕉”图
图2 晚明“盆玩芭蕉”图
图3 晚明“盆玩芭蕉”图
图4 晚明“盆玩芭蕉”图
图5 晚明“盆玩芭蕉”图
图6 晚明“盆玩芭蕉”图

  ■浙江 李益炯 李熊熊

  所谓“盆玩”,是明清时期对“盆景”的一种独特叫法。从实质上讲,“盆景”就是在一只盆内栽种形态奇特的植物,或者构筑微型的山水景观,目的只是自娱自乐,称之为“盆玩”似更加恰当。

  明代城市里有钱有闲阶层追求雅致生活,“盆玩”是一个重要的领域。受现实生活中“盆玩”繁荣的影响,晚明瓷画中也有许多表现“盆玩”题材的作品。这些作品一般画得比较简单,但也有少数品种画得相当精细。“芭蕉盆玩”(图1—图6)就是这少数精细品种当中的一种。本文就来说说“芭蕉盆玩”这个话题。

  “芭蕉”是一种大型的多年生草本植物,单株高度可达4米,适合在庭院墙角或窗边屋后种植。唐宋以来,“芭蕉”一直是中国人喜爱的观赏植物,而将“芭蕉”做成“盆玩”,则可能是明代的事了。

  嘉靖时,文徵明曾经画过一幅《古洗蕉石图》,画的是以一只古代的铜洗为盆,盆里竖几块奇石,再配一株“芭蕉”。这幅图表明,至少明代中期已经有人将“芭蕉”做成盆玩。

  将“芭蕉”做成盆玩的方法,高濂万历十九年出版的《遵生八笺》“红蕉花”条有记载:“上盆短蕉,即芭蕉新出者,掘起根蒲,上用油簪脚横刺二眼,即不长高,可玩。”

  高濂不仅介绍了“芭蕉盆玩”的制作方法,还用“可玩”二字表明自己对这个盆玩品种的认可。此外,高濂还提到芭蕉的另一个好处:“即常芭蕉亦开黄花,至晓,瓣中甘露如饴,食之止渴。”“甘露”在古人心目中是一种天赐圣水,芭蕉花瓣里的露水有点甜,自然是一种可以食用的好东西。

  晚明另一位谈论清玩雅事的名家文震亨,在其名著《长物志》里也谈到过“芭蕉”,但观点与高濂几乎截然相反:

  “芭蕉,绿窗分映,但取短者为佳,盖高则叶为风所碎耳。冬月有去梗以稻草覆之者,过三年,即生花结甘露,亦甚不必。又有作盆玩者,更可笑。不如栟榈为雅,且为麈尾、蒲团,更适用也。”

  文震亨在文中认为,让芭蕉“生花结甘露”以供食用,“亦甚不必”,即没有什么意义;而“作盆玩者,更可笑”。所以,芭蕉还不如棕榈,棕榈叶可以做麈尾、蒲团,更加实用。

  两位清玩大师关于“芭蕉盆玩”的观点对立,究竟孰高孰下?我们从瓷画中出现大量“芭蕉盆玩”图可以得出结论:高濂的见解更受盆玩爱好者的支持,因为瓷画是现实生活的客观映照。

  一种玩物得到玩家的青睐,必定有它值得赏玩之味。那么,晚明的盆玩爱好者喜欢“芭蕉盆玩”的理由是什么呢?明末清初的李渔在《闲情偶记》卷五有一条“芭蕉”,总结了芭蕉的几个优点,或许可以解开我们心头的疑问。其文曰:

  “幽斋但有隙地,即宜种蕉。蕉能韵人而免于俗,与竹同功。王子猷偏厚此君,未免挂一漏一。蕉之易栽,十倍于竹,一二月即可成荫。坐其下者,男女皆入画图,且能使台榭轩窗尽染碧色,‘绿天’之号,洵不诬也。竹可镌诗,蕉可作字,皆文士近身之简牍。乃竹上止可一书,不能削去再刻;蕉叶则随书随换,可以日变数题。尚有时不烦自洗,雨师代拭者,此天授名笺,不当供怀素一人之用。予有题蕉绝句云:‘万花题遍示无私,费尽春来笔墨资。独喜芭蕉容我俭,自舒晴叶待题诗。’此芭蕉实录也。”

  李渔说,“芭蕉”的第一个优点是“蕉能韵人而免于俗,与竹同功”。所谓“韵人”,意思是使人有清雅的情趣,不落俗套。芭蕉的这个功能与竹子相同。东晋名士王子猷(徽之)偏爱竹子,漏掉了芭蕉,应是一个遗憾。而且芭蕉容易种植,成活率是竹子的十倍,一二个月就能长大成荫。这怎能不让人喜爱呢?

  第二个优点是“坐其下者,男女皆入画图”。中国古代绘画中有“芭蕉美人”的意象,一丛碧绿、宽大的芭蕉叶有“绿天”之号,其下坐着靓女,构成一幅美人配美景的图画,令人想入非非。这同样会让人心生爱意,另眼相看。

  第三个优点用李渔的诗句来说,就是“独喜芭蕉容我俭,自舒晴叶待题诗”。蕉叶又宽又长,可以在它上面免费作诗练字,有时还不用洗,有老天下雨代劳,真是“天授名笺”。文化人恐怕都会对它爱不释手。

  也许正是李渔说的三个优点,使晚明盆玩爱好者对“芭蕉盆玩”情有独钟,纷纷参与制作大量的这种盆玩。瓷画里的“芭蕉盆玩”图,只是为当时盛况留下的形象化资料而已。

  下面结合6幅瓷画实物,再来仔细地看看“芭蕉盆玩”的几个特点。第一,“芭蕉盆玩”都使用了较大的花盆。它们的大,是通过陪衬的瓶、炉、草木之小来表现的。这容易理解,毕竟芭蕉是一种高大的植物,做成盆玩体量仍然不会很小。

  关于“盆玩”的大小,明代的玩家也是有讲究的。屠隆《考槃余事》中说:“盆景,以几案可置者为佳,其次则列之庭榭中物也。”然而文震孟在《长物志》中则说:“盆玩,时尚以列几案间者为第一,列庭榭中者次之,余持论反是。”可见,明代玩家注意到了“盆玩”大小的审美差别,但仍是见仁见智的事,没有绝对的定论。

  第二,“芭蕉盆玩”的花盆,造型、纹饰不尽相同。考虑到它们都是大型花盆,推测材质大致属釉陶一类,纹饰应该是以刻印工艺为主。

  第三,“芭蕉盆玩”的摆放位置有两种:一种是图1至图4,“芭蕉盆玩”下面有一只木制台座,旁边有瓶花、香炉相伴,这一组合表明这些“芭蕉盆玩”安放在台榭亭阁之内。另一种是图5、图6,“芭蕉盆玩”周边是长着小草的空地,表明它们安放在庭院露天里。由此可见,“芭蕉盆玩”室内、室外都可摆放。

  第四,图1至图6盆中的芭蕉,都有开花。这是芭蕉长势最好的状态,同时也有暗示花瓣上可取甘露之意。

  第五,图1至图4的芭蕉丛中,还有一些竹叶。把这两种植物栽培在一起,应该也是玩家有意为之,以营造李渔说的“蕉能韵人而免于俗,与竹同功”的意境。

  通过解析瓷画“芭蕉盆玩”图,我们对晚明“盆玩”业的发达,以及古人创作盆玩的心思,应该会有进一步的理解了。

上一篇    下一篇
标题导航
   第01版:精品赏析
   第02版:大众收藏
   第03版:陶瓷
   第04版:杂项
   第05版:探索发现
   第06版:瓷画说史
   第07版:书画
   第08版:特展
解读晚明瓷画里的“芭蕉盆玩”图